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您好!欢迎您访问CMTBA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网站 www.wan8118.com
Baidu
map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Baidu
map
首页 > 行业动态 > 企业信息 

3D动态





“央企领投金属3D打印厂商”等

                                                 

 

 

1. 央企领投金属3D打印厂商倍丰智能

 

2024722日,中建材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与苏州倍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倍丰智能此次B+轮预融资数亿元,由中联投资领投,预计获得来自央企战投平台及其他产业投资平台等的支持,旨在增强其在金属3D打印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助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资料显示,苏州倍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创新技术持续推动金属3D打印业务发展,涵盖金属3D打印原材料粉末、小型到超大型金属3D打印机、金属粉末前后处理设备和金属3D打印先进工艺研发和构件打印服务等。倍丰智能创始人吴鑫华教授,是澳大利亚技术及工程院院士,30年致力于金属材料科学和增材制造。公司拥有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提供成熟及新型的金属原材料,制造从小型到超大型的金属打印装备及粉末前后处理的辅机系列,面向航空航天、地面燃机、核电能源、汽车等行业研发打印业务。

 

 

2. 精工科技入局3D打印,领投协同高科PreA轮融资

 

2024722日,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了投资合作签约仪式,协同高科获得精工科技领投的PreA轮融资,标志着双方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高端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将共同推动碳纤维及3D打印技术发展。

 


 

资料显示,协同高科成立于2019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连续纤维、金属、陶瓷等多种3D打印的装备、材料、工艺技术研发,形成增材制造完备产品链条,已累计完成20多项典型技术突破和产业拓展,形成50多项关键或共性技术突破,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00多项。

 

 

3. 同济大学3D打印翼展2.1米无人机试飞成功

 

20247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团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团队联合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追风工作室,应用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制造的全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验证机试飞成功,飞行平稳。该验证机采用鸭式后掠翼布局,翼展达2.1m,起飞重量仅1400g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当前国内外飞机结构件的主要用材,具有轻质、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特点。在飞行试验中,该验证机在机动性、耐用性、响应速度、飞行安全性和飞行稳定性等飞行性能方面均表现出色,充分显示了该技术在无人机制造领域的优势和潜力。该验证机的成功试飞,展示了同济大学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也为未来轻量化无人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 美国研制3D打印高超音速发动机

 

增材制造技术在高超音速喷气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期,美国佛罗里达州全数字航空部件制造商Sintavia获得了美国国防部(DoD)的合同,开发3D打印的高超音速推进部件,该合同是“吸气式高超音速增材制造成熟度提升”项目(简称 GAMMA-H)的一部分。合同预计持续到2025年。

 


 

此外,Aerojet Rocketdyne(洛克达因航太控股公司)最近获得了美国国防部220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3D打印高超音速推进系统原型。该公司于20245月宣布,预计原型交付需要36个月。该公司将通过整合超燃冲压发动机制造过程的必要步骤来简化生产工作流程。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这将创造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供应链,从而实现进度和成本改进。

 

 

5. 铂力特推出全新绿激光技术方案

 

日前,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全新绿激光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红外光设备打印铜及铜合金致密度不高、打印效率较低的问题,不断提高铜及铜合金制件的打印质量。

 

铜及铜合金因其高导电和高导热性,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通过SLM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各领域对复杂结构零件的需求。然而,铜材料的高反射率和高导热性会使得3D打印的零件出现致密度及电导率低的问题。

 

在常温条件下,铜材料对1064nm波段的激光吸收率只有不到5%,而对532nm的绿光吸收率可以达到40%。但目前工业界使用最多的是1064nm波段的近红外激光器,在铜金属打印的过程中,会出现效率低、气泡、飞溅等问题。不仅如此,被反射的红外激光束能量还会对设备核心光学元器件造成极大的损害。铜的高导热性使熔体热量迅速传到周围粉末,导致很难形成平整规则的熔道,随着打印的进行,底层的已凝固部分还可能发生重熔,加重了不稳定情况的发生。

 

铂力特研发的BLT绿激光技术方案具有高吸收率、高熔池稳定性、少反射和飞溅、高零件性能等优势,未来将有效助益医疗、电子电气、航空航天高端设计等领域的发展。

 

素材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摘编整理:张芳丽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copyright © 2015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40302100002   京ICP备05015583号-1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2层 邮编:100055 E-mail:cmtba@cmtba.org.cn  
Baidu
map
Baidu
map